有投入幾乎無直接產出 誰在開發概念車 概念車本身側重于表達新的設想,開發投入十分巨大,并且大多無法最終投入批量生產,就如時裝表演會上的時裝無法穿到街頭上一樣?梢哉f只有投入巨大而幾乎無任何直接的產出,談及獲利則尤其是在我國自主設計開發力量薄弱的情況下,在概念車上投入更是被認為是舍本逐末。對于跟汽車市場關系密切的國內各企業來說,開發概念車難道真的是出力不討好嗎?在目前我國汽車工業缺乏完全開發新車經驗的情形下,自主開發概念車有利于積累開發經驗,培養開發隊伍。但很多企業更熱衷于加緊生產目前受歡迎的車型,并加緊跟外商談判引進目前在國外同步推出的新車型,以達到在國內市場戰勝競爭對手,搶先賺取豐厚利潤,然后利用這些利潤繼續追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對新車型的需求,并不斷滾動發展。似乎并未看到這種態勢有改變的跡象,讓人看一個外資不斷增加,大型廠商全車系引進的局面,生怕國外的車型沒有如數到齊。80年代大眾的捷達,桑塔納來了,再過了十年,外商看到了中國市場大了,國內廠商看到生產洋牌子汽車賺得“盤滿缽滿”,真的達到了互惠互利。盡管中方要求增加自主的分量,但是迫于市場和外方的因素,十幾年來,經歷了幾代車型一直都沒有實現。據說,外商對中方提出更改一個零件的建議也不能答允。連技術改造經驗都無法積累,談何自主開發?沒有自主開發計劃,何來自主知識產權的概念車!到底誰在開發我國的概念車? 一汽尚未推出過自己的概念車,盡管她開發了我國第一輛轎車,對民族汽車品牌“紅旗”堅貞不逾,據說目前正在開發下一代的紅旗轎車,但目前尚未看到即將公布其設計概念的樣車的消息,盡管沒有象樣的車型,畢竟老紅旗的光輝尚存,代表民族汽車工業的旗幟不能輕易放倒。二汽東風曾經開發過“小王子”微型轎車,但在某年車展中并非作為概念車展出,僅僅在角落處擺放,此后該車命運坎坷,雖說投產,但在街道上遇見該車比遇見法拉利還難。也許受到打擊頗大,東風此后已經不再推出自主研發的車型了,更何況有投入無產出概念車?據說,東風為了全面跟外資合作生產轎車,將曾經赴法國接受培訓,參加“愛麗舍”開發的研究中心被解散。但正好奇瑞接手了這批技術開發人員,并運用在奇瑞新車型的開發當中,至今還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奇瑞概念車,按理是在這批技術開發人員的參與下完成的,因為奇瑞聲稱該概念車依靠自己的力量開發出來。 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區區一個當初連準生證都難拿到手的奇瑞還能開發出自主產權的概念車。三大集團除了上汽依靠通用的力量開發了概念車的例外,另外兩個集團卻無暇戀“概念車”,東風已經放棄了轎車品牌,在此不討論;但筆者真的很想知道,真的很關心,下一代紅旗車究竟會以什么為設計目標,發展了幾十年會有什么突破。難道紅旗就不能擁有超級跑車嗎?難道紅旗就不能擁有越野車、SUV嗎?難道紅旗不能擁有年輕人喜好的RV車嗎?如果不能,為什么也不見成為一流的豪華轎車?為什么紅旗沒有開發概念車表現自己對下一代汽車的主張?在紅旗無法回答千千萬萬關心我國汽車工業的人們的疑問時,奇瑞、長安、哈飛給了這群人一線希望,這些品牌悄然在國內車展中推出了自己的概念車。盡管某些技術可能還依靠國際合作來填補,如發動機,但的的確確表達了他們在為未來在國內汽車市場取得成功而不懈努力。 奔馳的一個總設計師說過一句話:“要論汽車設計,中國的確差得很遠;但要說到概念設計,我們就不敢說這話了,因為我們不了解中國的市場和百姓的需求。”我們國內的品牌,理論上應該更了解自己國家的市場需求和人民的需要。奇瑞的概念車,據說具有多種功能,迎合了人們對多功能車的需求;哈飛、長安的概念跑車,為求滿足國人對國產超級跑車的欣切期望。即使那些國產跑車無法與法拉利相提并論,事實上已經開了先河,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國內的廠商已經著手開發超級跑車,迎接洋車的挑戰!飯要一口一口來吃,路要一步一步來走。目前的國產概念車的確并不完善,我們自己通過一定時期的自我開發和完善,國內廠商的開發經驗將逐步跟上,國產概念車領導國際新一代汽車潮流的時代,也許將越來越明朗。
[上一頁] [1][2][3][4]
[下一頁]
作者筆名 |
簡短內容 |
發表時間 |
:
|
正在下載數據...
|
|
察看評論詳細內容 共有評論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