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采訪時獲悉,除了保密協議價外,經銷商往往會推出各種價格措施來跨越廠家制定的價格“雷區”。
單個經銷商如果要跨越價格雷區,除了要和消費者簽定保密協議防止價格泄露外,不少經銷商為了防止同品牌經銷商“告密”,也紛紛在區域內設立統一的“最低價”,而這個價格往往要比廠家制訂的價格底線低上更多。
“但這種最低價格消費者并不可能經常遇到。”業內人士透露。雖然最低價格一直存在,但經銷商在銷售汽車時還是會根據消費者的購車意向,而最終決定是否以“最低價”出售。另外,每個月的不同時間段也會促使經銷商是否加大優惠幅度。
目前,一些在市場上選擇競爭車型進行對比的消費者,就很容易獲得經銷商的最低價格。“畢竟現在車型的競爭壓力比較大,只要能讓其他品牌的意向客戶轉為購買自己的產品,價格就不算是最重要的事,況且只要價格不會外泄就沒有問題。”一位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除了這部分消費者外,在月底購車的消費者也能獲得比較低的價格。一般每到月底,都是4S店沖量較集中的時間,消費者只要時機出手,就有機會以經銷商最低的優惠購買到心儀的車型。
“市場上的黃牛大部分都是經紀公司的工作人員。”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目前市場上的黃牛分為多種,一種是以個體為單位的收車者,但這類黃牛最終也會將收購到的二手車轉到經紀公司進行處理;而更大一部分黃牛則是掛靠在各經紀公司之下,成為了該公司的工作人員。
雖然二手車標車給賣車的車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易平臺,但車主仍然無法擺脫市場上黃牛的干擾。據悉,二手市場內的黃牛私下溝通比較頻繁,車主雖然將車放在網絡標車系統上出售,但其車價還是受到經紀公司黃牛的“圍標”,依然被控制在買方手中。
據了解,標車成功者的最終價格并不一定會成為車主的成交價。目前標車出價最高者獲得的并不是車輛,而是和賣家之間的見面權。標車最高者在獲得見面權后將和賣者進行進一步溝通,而在這個環節,黃牛又會變相將最終的價格壓低。
私人無法買賣成障礙
為什么標車一定要通過經紀公司才能進行拍賣呢?記者發現,這主要受制于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二手車交易規定。
目前,國家雖然允許私人進行二手車交易,但二手車交易必須要在二手車市場內才能完成。為此,“私人不能私下交易”的規定也促使了市場上經紀公司的參差不齊,而買家和賣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造成了二手車交易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
標車雖然提供了一種公開的交易模式,但由于競標者都是經紀公司中的黃牛,車輛也大部分被收入經紀公司,而經紀公司在出售時又勢必再次隱瞞車輛的具體信息,使得二手車買賣再次成了“霧里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