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保養有哪些竅門
車輛保養竅門眾多,從科學保養、部件修補到日常護理都有涉及。科學保養方面,要關注輪胎胎壓與磨損、油液更換時機、剎車系統狀態等;部件修補上,不同程度的傷痕、凹陷、銹蝕都有對應方法;日常護理可利用肥皂、牙膏、風油精等解決一些常見問題。掌握這些竅門,能讓車輛時刻保持良好狀態,延長使用壽命,為出行保駕護航。
先來說說科學保養中的輪胎保養。輪胎作為汽車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件,至關重要。每月都要用胎壓計檢測一次胎壓,這就如同我們定期檢查身體指標一樣。車門框上標注的標準胎壓值是我們的參考依據,夏季高溫時,胎壓可適當比標準值低 0.1 - 0.2bar,因為溫度升高,輪胎內氣體膨脹,胎壓過高容易引發爆胎風險;而冬季則要適當補氣,以應對低溫導致的胎壓降低。除了胎壓,胎紋磨損也不容忽視。將硬幣插入胎紋溝槽,若硬幣外緣完全露出,意味著胎紋深度低于 1.6 毫米的法定極限,此時必須更換輪胎,不然會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另外,每 1 萬公里將前后輪交叉調換,能讓輪胎磨損更均勻,延長輪胎使用壽命。
油液的保養同樣不可小覷。機油如同發動機的“血液”,礦物油適合老款車型,全合成油則更適配渦輪增壓發動機,而且在更換機油時,要同步更換機濾,機濾就像是“衛士”,過濾機油中的雜質,保障發動機的良好運轉。防凍液的液面若低于“MIN”刻度線,需及時補充同型號液體,不同顏色的防凍液千萬不能混用,否則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損害冷卻系統。剎車油的含水量超過 3%時就需要更換,借助檢測筆就能輕松判斷剎車油的狀況,剎車油關乎剎車系統的性能,絕不能掉以輕心。
剎車系統的保養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當剎車片厚度小于 3 毫米時,制動力會顯著下降,帶有磨損報警片的車型會及時發出提示。要是剎車盤表面出現明顯凹槽或藍色氧化層,那就得立即更換剎車盤了。
再看看部件修補方面。如果車輛有輕度磨損,了解修補方法很關鍵。在傷痕部分填上與車身相同的鍍膜劑,鍍膜劑可多次涂抹,次數越多效果越好,不過要留意損壞部位的水平狀況。刮傷、表漆剝落的情況要區別對待,很深與細長的漆皮劃痕需要專業打膩子,淺一些的劃痕自己用點漆筆點漆即可,但前提是要把劃痕處理干凈;凹陷嚴重的話,就得依靠專業化的汽車凹陷修復了。凹陷處理本身比較麻煩,網上有販售的 DIY 工具可供自己操作,不過這需要大量經驗,同時還要考慮可能帶來的不安全因素。一旦發現車輛有銹蝕,要及時處理,可用防腐蝕藥劑對銹蝕周圍進行處理,起到預防進一步銹蝕的作用。
日常護理中也有不少實用竅門。用肥皂清洗真皮座椅是個不錯的方法,將干凈軟毛巾用溫水浸泡,把肥皂適量均勻打在毛巾上,輕輕擦拭座椅,擦完肥皂后通風晾干,再用不含肥皂的濕毛巾擦拭兩遍,這個方法對門內飾和儀表盤處的塑料件也適用。牙膏可以去除劃痕,先把劃痕處用清水洗凈,取干凈布或毛巾沾少許牙膏在劃痕處反復輕輕推擦,待劃痕消失或減弱后用濕巾抹干。風油精能去除不干膠貼,在不干膠貼背面涂上風油精,片刻洇透后用干布用力擦即可脫落,牙膏也能替代風油精,只是效果稍差一些。滑石粉可以化解門封條粘結,在門內橡膠縫條上涂一把滑石粉就能解決問題。新車除味不要用香水掩蓋異味,使用活性炭包且每三個月暴曬一次,還要勤通風,打開空調外循環,同時要注意后加裝的腳墊、座套等是否會產生異味。
總之,車輛保養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涵蓋了多個方面。無論是科學保養的細致入微,部件修補的對癥下藥,還是日常護理的巧妙利用,每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只有將這些保養竅門都運用起來,才能讓我們的愛車始終保持最佳狀態,陪伴我們安全、舒適地出行。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三種尺寸任君選擇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開啟預售
- 2上海車展比亞迪資訊搶先看!Ocean-S、海獅06等5款車型全球首發
- 3別克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 發布全新“逍遙”架構
- 4突破能源邊界 發布三款重磅新品 寧德時代又給業界上強度了
- 5展前必看!2025上海車展觀展指南 一文帶你暢游展館
- 6寶馬新世代駕趣概念車亮相上海 扭矩18000牛米 提供1.2噸下壓力
- 7智能配越野!東風猛士 M817首秀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上海車展比亞迪資訊搶先看!Ocean-S、海獅06等5款車型全球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