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為什么不直接用電機驅動車輪
電動汽車并非絕對不直接用電機驅動車輪,只是這種方式未成為主流,原因在于技術實現存在諸多挑戰。一方面,汽車行駛時,轉彎需控制內外側車輪轉速差,電機直接驅動車輪控制難度大;另一方面,電機裝在車輪上會增加簧下質量,影響舒適性和操控性。此外,車輪空間、惡劣環境等因素,也對電機性能提出高要求。
首先,從行駛控制的角度來看,汽車在轉彎過程中,內側車輪和外側車輪所走過的路徑長度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內外側車輪具備不同的轉速,以此來保證車輛平穩轉向。如果采用電機直接驅動車輪,那么就需要精確地對每個車輪的電機轉速進行實時控制,以實現這種轉速差。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到精準控制,需要極為復雜且先進的控制系統,不僅研發成本高昂,而且技術實現的難度極大。一旦控制出現偏差,車輛在轉彎時就可能出現甩尾、側滑等危險情況,嚴重影響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簧下質量對于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簧下質量指的是那些不由車輛懸掛系統支撐的部件的質量,當電機安裝在車輪上時,無疑會增加簧下質量。過多的簧下質量會使車輪對路面顛簸的響應變得遲鈍,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尤其是經過不平整路面時,舒適性大打折扣。同時,簧下質量的增加也會影響車輛的操控性能,使車輛在轉向、加速和制動時的反應不夠靈敏,降低了駕駛者對車輛的操控體驗。
再者,車輪內部的空間十分有限,而要在如此狹小的空間內安裝電機,就對電機的功率密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電機需要在有限的體積內提供足夠強大的動力輸出,這在設計和制造上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且,車輪所處的工作環境極其惡劣,要承受高溫、雨水、灰塵、石子撞擊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安裝在車輪上的電機必須具備優秀的密閉性,防止水分和灰塵侵入;良好的散熱性能,以保證在高溫環境下也能正常工作;以及強大的抗腐蝕能力,避免因惡劣環境而損壞電機,這些要求進一步加大了技術實現的難度。
另外,電機在快速運行時,轉矩會出現波動現象。如果控制不當,這種轉矩波動會直接傳遞到汽車的輪胎、懸架以及轉向系統上,引發振動和噪聲。這些振動和噪聲不僅會影響車內乘客的乘坐體驗,更為嚴重的是,長期的異常振動和噪聲可能會導致相關部件的過早磨損,甚至引發安全隱患。
雖然目前已經有一些量產車,如比亞迪電動大巴K9采用了電機直接驅動車輪的技術,并且這種技術也有著動力損失少等優點,但不可忽視的是,它對電機轉速控制的要求極高。而且,輪轂電機作為直接驅動車輪的一種常見形式,還存在著結構優化的問題,例如重量大、成本高,在耐久性和可靠性測試方面也面臨諸多難題,像永磁體高溫消磁、對惡劣環境適應能力未知以及有無配套ESP精確調教整車參數存疑等。
綜上所述,電動汽車不直接用電機驅動車輪,是綜合考慮了多方面的技術難題和實際需求。盡管這種驅動方式有著諸多誘人的潛在優勢,但在當前技術水平下,現有的驅動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大部分需求,確保車輛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和操控性。要想讓電機直接驅動車輪成為電動汽車的主流技術,還需要在技術研發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優化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智能配越野!東風猛士 M817首秀
- 2突破能源邊界 發布三款重磅新品 寧德時代又給業界上強度了
- 3配駕駛輔助功能/搭刀片電池 一汽豐田bZ5開啟預售
- 4售24.99萬起 別克GL8陸尚上市 搭載1.5T插混/續航超1400km
- 52025上海車展:“史上最智能的奔馳” 全新長軸距純電CLA全球首發
- 610.59萬元起 第四代博越L開啟預售 全域AI技術加持
- 2突破能源邊界 發布三款重磅新品 寧德時代又給業界上強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