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一季度 我國汽車市場分析報告
3、主要汽車集團1-3月產銷率與07年1-3月的對比分析
各汽車集團企業08年產銷率與07年同期對比
因為年初受到雪災等天氣影響,但只要生產出來,銷售或批發到經銷商應該不是難題,因此理論上08年的1-3月的各企業產銷率不應該低于100%。而事實上1季度的商用車和乘用車的產銷率均超過100%,但企業反差較大。
08年絕大部分汽車集團的產銷率均有明顯的提升,其中以一汽、東風、長安、長城的產銷率提升最為明顯。一汽集團的產銷率由07年1-3月的96%上升到08年的111%,成為產銷率提升最為明顯的廠家,這樣的大幅提升與其企業的運行狀態大幅改善有直接的關系,長安和長城、東風等也都是這樣的大幅提升。
在08年市場需求形勢較好的情況下,產銷率偏低的企業主要是上汽、北汽、廣汽、哈飛、江淮,其產銷率偏低,且銷量增長也較弱。
4、汽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汽車企業產銷增速對比
在汽車產銷的主力企業中,乘用車企業仍是主導企業。08年3月汽車的銷量第一是通用五菱,1-3月累計銷量第一的還是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通用五菱這其中包含部分微卡的數據,但仍是乘用車為主。商用車企業中東風汽車和北汽福田名列3月銷量的第2、3兩位,銷量累計也同樣出現名次提升。
08年3月的商用車企業產銷率較好,而乘用車企業中長安福特和北京現代的產銷率偏低,其狀態異常。
08年1季度主力企業中增長較快的是一汽豐田,其同比增速達到73%以上,一汽大眾和長安福特增速也較快,達到50%以上,上海大眾和東風日產緊隨其后達到35%左右的增速。
5、商用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商用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08年商用車增速高于乘用車,因此商用車企業的表現也普遍好于乘用車。由于乘用車的總量規模大,汽車廠家的排名已經基本代表了乘用車企業的排名,因此商用車作為單獨的群體更需關注。
3月福田、東風、一汽這三家主力商用車企業的產銷率都很高,超過110%,3月旺季的特征顯現。
08年1季度商用車增長最快的是重慶力帆,其次是陜西汽車和長安汽車。力帆屬于新進入者,增長較快也是正常,而長安等的表現較好體現出乘用車與商用車的海外聯動效果。
08年商用車企業的表現分化明顯。五菱、江淮和金杯的銷量低增長,其走勢壓力較大。
6、跨國集團中國乘用車市場表現
跨國集團中國乘用車市場歷年表現
受次貸危機和經濟放緩影響,美國等西方主要國家今年以來汽車消費低迷,甚至陷入負增長。而中國汽車市場今年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速,在中國投資的跨國汽車集團首季在華銷量再創新高,增幅普遍高于行業增長水平。作為相對獨立的利益群體,跨國集團是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活躍力量,尤其是在乘用車市場需求升級的背景下,份額的價值在不斷提升。由于各跨國集團在中國的投入力度和運作效果差異較大,中國市場的跨國集團份額與國際總體表現有明顯差異,目前這種差異在逐步縮小。上述份額是乘用車跨國集團合資品牌總量為基數的測算,目的是體現其與國際地位的對比。
大眾是中國市場的最強者,08年的表現突出,大眾汽車集團一季度在中國國產市場的新車批發量增長了41%,達到286157輛。市場份額從07年的24.4%上升到26.1%。
通用集團的中國市場表現并不理想,在海外市場的快速成長中,中國市場的通用的優勢在下降,08年份額下降到18%的最低點,競爭態勢看不樂觀,上海通用的乘用車廠家第一位置連續失守,3月已經降到乘用車排名的第四位,其控制的鈴木等日系小型車表現也不佳,現代伊蘭特悅動的上市導致其競爭壓力很大。
豐田的中國市場穩步上升,其南北豐田的效果較突出, 08年豐田在中國超越本田已經成為第三大集團,08年的豐田份額上升到12.6%,而本田僅有11.5%。本田在華投資的兩個合資企業廣州本田和東風本田一季度汽車銷量達到125685輛,同比增長35%,但相對豐田的46%的高增長仍有差距。本田的產品線單一,雖然新雅閣3月表現突出,但本田全面受擠于豐田,危險較大。
福特汽車一季度在中國銷量再度穩步上揚,旗下各品牌產品的總銷量達到了81122輛,同比增長49%,大幅行業平均增長水平,其向合理位置的回歸加速。
現代集團08年1季度仍未有效扭轉前期的下滑態勢。08年1月現代表現較強,但2月又回落到10.4%,3月為9%的最低點,累計份額也僅有10%,悅動的上市價格不低,銷量難以有效提升,因此真正的扭轉下滑態勢任務艱巨。
寶馬集團一季度全球銷量增長了5.7%,但在中國大陸國產車市場增長了20%。奔馳汽車一季度在中國大陸的國產車銷量同比增長了7%,其增長主要靠進口車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