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操控王者之爭 PCauto詳測EVO與STI原創
性能測試——
連續剎車 |
百公里加速 |
百公里制動 |
綜合項目測試 |
EVO |
6.45s |
39.4m |
26.1 |
STI | 6.31s | 41.5m | 26.3 |
這次我們的項目測試將以往的常規項目-繞樁和加減速結合在一起(當然我們還是會單獨對兩輛車進行0-100加減速測試的),還在兩個項目的銜接部分加上一個180度調頭。因為場地條件所限,這個測試好像很簡單,但是實際操作中確能體驗出車輛的很多基本特性。
十代EVO的國內版本都是采用SST雙離合自動變速箱的版本,所以在進行測試的過程中相對會輕松一點,只要應付渦輪作用后產生的強大推背感,和注意身體在繞樁時對抗離心力就可以了。在直路加減速的過程中,EVO對于起步的掌握更加容易,畢竟自動擋車型每個人都能輕松掌握。
可能是全新車的關系,這臺EVO在繞樁和調頭時的車身動態都會有的緊張,好像還未放開的樣子,看來車輛未磨合真的會影響。EVO原配的BISTEIN套裝避震外觀上看,離地間隙相對較高所以在繞樁時的側傾會明顯一點。但在車內則能夠感受到避震對于車身急劇變向時的支撐力很足,但是嶄新的輪胎對于剎車成績的影響真的很大,無論是腳感和反應都能給予駕駛者很強的信心。180度調頭時輪胎更起到了很大的支持,輪胎的嘶叫時免不了的了,但是循跡性依然很好,即使不斷加大油門車身依然受控。
STI則是繼續沿用了上代的6前速手動變速箱,對于很多手動擋死硬派來說當然時福音,看這種大馬力的性格狂躁車型,沒有手動換擋那種“拳拳到肉”的感覺就會好像少了什么似的。
起步時手動擋車型的優勢又可以凸顯出來,高轉速的彈射離合起步會讓強大馬力輸出得更加狂野。雖然油門離合的配合不是每次都能做得很好,而且在繞樁和調頭時必要的換擋過程更加會考驗一點駕駛技術,但這不正是這類“熱血”車型所需要的嗎?
來到測試的環節,STI原裝的避震已經相對地較為硬朗,而且支撐力十足。STI先天車輛重心低的優勢再快速變向時就體現得很明顯,車輛的些許傾側更能刺激駕駛者繼續向油門施壓!
剛才已經提到了,這輛STI的試駕車在我們之前已經飽受蹂躪,特別是輪胎已經磨損得不成樣子了。同樣是來自DUNLOP鄧祿普SP600的245/40/18輪胎,與同場EVO的搭配一模一樣,但在剎車測試中就明顯地感到了差距,輪胎帶來的因素不可小視,也提醒我們日常都要留意自己車輛輪胎磨損的程度。
車輛狀態 |
實測EVO噪音值(分貝) |
實測STI噪音值(分貝) |
靜止 |
36.9 |
37.3 |
怠速 |
49.5 |
48.5 |
60km/h |
67.8 |
66.2 |
80km/h |
69.2 |
68.1 |
100km/h |
72.1 |
72.6 |
120km/h |
79.5 |
78.4 |
備注:分貝值小于50屬于安靜;50—75分貝,可以接受;75分貝以上,對人有一定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