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作為比奔馳、寶馬品牌形象更上一個檔次的超豪華品牌,歷來是許多消費者的夢中情車,自然售價也不菲,單單選一個普通漆面顏色就價格過萬,更不用提其他輪轂、皮質內飾、音響等裝選項目了。相比狂打價格戰的普通品牌,保時捷的單車利潤要高得多。但是根據最近保時捷汽車公司發布的數據來看,保時捷目前的經營狀況面臨巨大的挑戰,今年第三季度虧損約80億元,前三季度銷售利潤同比大跌99%。這是什么概念?比如之前你能掙到100元,而現在只能掙1元了,是不是感覺大環境真不行了?

電動化戰略受阻
對于保時捷而言,市場環境快速變化的確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原因,其他豪華品牌也都面臨相同的問題,比如瑪莎拉蒂,其實要比保時捷更早陷入困境,只不過保時捷銷量規模相對更大,品牌號召力更強(尤其在中國市場),因此并沒有讓人產生保時捷也要被抬進ICU的感覺。但是現在,在銷售利潤大降99%的事實前面,保時捷不得不正視現狀,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了。

按照官方說法,保時捷利潤受影響,與停止原本的電池自產計劃、推進重組措施有關,這部分額外支出達到了224億元。此外美國的關稅政策也讓保時捷蒙受了約57.8億元的損失,未來保時捷會針對美國市場調整車輛售價。而在中國市場,保時捷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中國市場前三季度銷量3.2萬臺,同比下滑26%,這也是保時捷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其實從2022年開始,保時捷中國市場的銷量就出現了下滑,去年銷量同比下降近三成。

最便宜的車型即將停產
從曾經表態全面電動化,到轉向內燃機、插混、純電三線并舉,推出部分純電產品上市,再到現在又宣布Macan、718 Boxster、Cayman等三款燃油車型即將停產,其中價格相對“親民”,曾是銷量主力的Macan燃油版,將在2026年中期正式停產,部分市場根據庫存情況或延續銷售至2027年,我們可以感受到保時捷的尷尬處境。

目前,保時捷已明確現任CEO奧利弗·布魯姆會在2026年初卸任,前邁凱倫CEO邁克爾·萊特斯將帶領保時捷尋找變革新機遇。據悉未來保時捷會努力壯大插混車型、純電車型的陣容,以此應對新能源浪潮的沖擊。

寫在最后
保時捷的處境其實也是許多主流豪華品牌的處境,只不過保時捷曾經太過輕松,單車利潤相對較高,俗話說就是一種躺贏的狀態,因此現在面對新環境的競爭,銷售利潤大降99%就顯得讓人震驚了。在重新組織電動化路線、改變中國、美國市場銷售策略的同時,保時捷也不妨考慮一下,和特斯拉一樣在中國投產,這不僅能延續保時捷的品牌效應,還能借助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優勢,降低電動車型的開發、制造成本,不要再為了堅持超豪華進口車的面子而讓自己負重前行,你說呢?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