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開車時空調應該開外循環還是內循環?
夏天開車時空調內循環和外循環都需要使用,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切換。內循環是封閉循環,能防止灰塵進入,快速降溫并保持溫度,降低制冷消耗和發動機油耗,但長時間使用會使車內空氣渾濁、含氧量下降;外循環是開放的,可讓車外新鮮空氣進入,保持空氣新鮮、減少異味,不過外界有大量灰塵或顆粒物時會影響空氣質量且降溫慢。二者結合才能打造舒適駕駛環境。
當我們遇到不同的路況和環境時,空調循環模式的選擇也各有不同。在城市道路行駛過程中,車輛尾氣排放較為集中,道路上彌漫著各種廢氣污染物,此時開啟內循環模式就顯得尤為合適。它可以有效阻擋車外污濁的空氣進入車內,保持車內空氣相對清潔,同時也有助于提升車內的制冷效果,降低制冷消耗和發動機油耗,讓我們在舒適的環境中駕駛。
若是行駛在高速等開闊道路上,車外空氣質量良好,沒有過多的雜質和異味,那么外循環模式無疑是最佳選擇。它能夠使車外的新鮮空氣源源不斷地進入車內,改善車內空氣質量,讓駕駛員保持清醒的頭腦,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長時間在高速行駛容易感到疲憊,新鮮空氣的補充可以有效緩解這種狀況。
另外,當我們的車長期暴曬后上車,建議先開外循環通風散熱。經過暴曬后,車內積聚了大量的熱空氣和有害氣體,開外循環可以快速將這些熱空氣排出車外,3 - 5分鐘后再關窗開制冷并改內循環,這樣能更高效地降低車內溫度。而如果車停在地下室或陰涼處,上車后先開內循環則可快速降溫。
在堵車時,周圍車輛排放的尾氣較多,此時開內循環能防止尾氣進入車內,保證車內空氣的質量。
無論冬夏,空調都要隔段時間開外循環保持空氣流通。即使在使用內循環快速降溫后,當車內溫度適宜時,大約每1小時切換一次循環,以保持車內舒適健康的駕駛環境。同時,也要注意控制內循環時間,避免因車內氧氣減少、空氣品質下降,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態和行車安全,行駛中也可適當開窗通風作為輔助。
總之,夏天開車使用空調時,內循環和外循環各有其獨特的作用和優勢。我們要根據具體的行車環境、天氣狀況以及自身需求,巧妙靈活地切換這兩種模式,從而實現舒適性、安全性和省油性的完美平衡,讓每一段駕駛旅程都更加愜意自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三種尺寸任君選擇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開啟預售
- 2智能配越野!東風猛士 M817首秀
- 3別克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 發布全新“逍遙”架構
- 4突破能源邊界 發布三款重磅新品 寧德時代又給業界上強度了
- 5配駕駛輔助功能/搭刀片電池 一汽豐田bZ5開啟預售
- 6展前必看!2025上海車展觀展指南 一文帶你暢游展館
- 2智能配越野!東風猛士 M817首秀